为了进一步加强系风建设,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完善和优化学生学习环境,结合我系实际,制定学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学风建设包括加强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端正学习动机等等。针对新形势下学生思想实际,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科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材观、就业观,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而刻苦学习,努力成材的自觉性,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学改革,发挥“两课”在政治思想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要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整个教学工作中去,并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保证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学习,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上。
学风建设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习风气得以根本转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各方面都要积极要求上进上来,全体学生树立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全面学习、终生学习的观念。学生中的各级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每位学生都是学习型的人,并以实际行动争做钻研技术、敢于思考、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乐于用心的模范。全体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精神面貌良好,全系学生自觉形成志存高远、潜心学术、追求真知的良好氛围。
学风建设要以制度建设和强化管理为突破口,以正面教育为主,以活动为载体,以文明素质的提高,学习计划的完成,学习风气的好转,考试成绩的严明为切如点,应到学生冲规范走向习惯,从必然走向自然,从引导走向自觉。志存高远,自立自强。
学风建设要强化班集体的管理,抓班风建学风,充分发挥班委会、团支部和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完善班级规章制度,加强教室、寝室的管理,加大对学生到课情况的检查,实行双考勤制度。实施早讲、晚练,提高学生的师范技能。提倡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创建求知上进、生动活泼、团结互助、争创优先的良好班风。各班都要以创建优良学风为主要任务,扎扎实实地推进班集体建设再上新台阶。
学风建设实施细则
总 则
第一条 以“三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我系各个部门职能,转变观念,全面推动我系各项工作的开展。加强和完善教学管理、学生工作,创造良好的学风建设环境。
第二条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使这一任务顺利完成,应抓好管理、着重引导,尽一切力量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提倡竞争、严格奖惩,完善学生学习外部压力体系和内部激励机制。
分 则
第一条 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我系实施双考勤制度。
1.每天每堂课有该班学习委员持双考勤登记表,登记学生出勤情况,并由任课教师签字。
2.各班学习委员于每周周五将考勤、病假事假假条交到系学习部。(注:请假条必须有该班班主任签字,否则做旷课处理)
3.周末学习部成员统计各班出勤情况,对表现较差的班级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
全系各班出勤情况将纳入年终优秀班集体等评比中。在期末综合测评学业扣分时,个人旷课(含自习、各种实践活动等)一节扣1分,迟到、早退累计4次按旷课一节计。
第二条 培养学生师范技能,加大早讲、晚练的检查力度。早讲时间为上午7:30—8:00;晚练时间为晚上7:00—7:00。
1.大一学生必须进行早讲晚练,大二学生进行早讲。(非师范专业可不晚练,但利用此时间段进行其他学科学习;本系师范与非师范专业或跨系上合班课时不用早讲)。
2.早讲内容形式多样,可朗读、演讲等,必须使用英语或普通话。晚练包括钢笔、毛笔、粉笔的练习。
3.系学习部安排人员进行检查,早讲检查内容包括板书、内容质量、人数、纪律等。分为A 、B、 C三个等级。
4. 各班早讲晚练情况将纳入班级年终评比;对位前列班级给以表扬,对居末班级进行批评。
5.期末综合测评学习扣分时,早讲缺席一节扣一分,迟到、早退累计4次按旷课一节处理;师范技能未能达标者,每门课程扣3分。
第三条 积极鼓励学生学习英语、计算机,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其它各种技能证书的考试。
1.各班组织各班强化学习,大一大二学生除利用英语课时间外,还可充分利用自习时间学习英语。大一各班晚自习时,可组织训练英语听力、朗读、背诵。
2.各班学习委员加强与英语教师的沟通联系,反映学生意见,听取教师建议。
3.系、班可组织各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活动。
4.在期末考试综合成绩学业测评中,英语四级(三级)达标统考85分以上者加4分,提前过级者加2分;通过六级考试(专科生通过四级)者加4分;未能在学校统一要求的时间内通过英语统考(专科为三级,其它专业为四级)和计算机统考者,分别扣2分。
第四条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充分发挥我系科研优势。加强专业教育,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开设相关科普性专业讲座。符合以下条例的学生,可在期末综合测评获得学业奖励分,具体如下:
1. 在公开出版发表的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者,每篇按市级、省级、国家级分别加6分、8分、10分,大专学校学报、本科学校学报分别按市级和省级标准加分;专业学术论文被市级、省级、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议采用者,每篇分别加4分、5分、6分、7分。
2.科研成果获国家专利者,每项加15。
3.参加科技成果展览评比、竞赛活动者,每人每次加2分,获得一、二⒈三等奖者,国家级分别另加12分、11分、10分,省级分别另加10分、9分、8分,校级分别另家8分、7分、6分,院系级分别另加6分、5分、4分。
第五条 开展各类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师范技能、文化修养等等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1.我系每学年举行与职业技能训练相关的各类竞赛活动(如朗诵、演讲、书法、形象设计等)。评出一、二、三等奖,并推荐优秀参赛者到院上参加相关比赛。
2.组织各种征文比赛、知识竞赛等。(如英语征文比赛)。
3.鼓励学生在刊物上发表非学术性文章和文艺作品,提高文学素养与创新能力。
4.对于以上活动中参加和获奖同学可在期末综合测评中获得能力奖励分,具体如下:
(1) 在学校或系组织的教学竞赛活动中,参加者每次家2分,获得一、二、三等奖者,校级分别另加10分、8分、6分,院系级分别另加6分、5分、4分。在其他与职业技能训练相关的各类竞赛活动中参加者每次2分,获得一、二、三等奖,国家级分别加12分、11分、10分,省级分别为10分、9分、8分,校级分别另加8分、7分、5分。院系级分别另加6分、5分、4分。
(2)参加各种征文比赛、知识竞赛和社会调查报告评选者,每次加2分,获一、二、三等者,国家级分别加8分、7分、6分。院系级分别另加6分、5分、4分。
(3)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非学术性文章和文艺作品者,国家级12分、省级10分,在校报上发表文章者,每篇加4分,发表简讯、消息者,每篇2分。在其他没有发行刊号的刊物上发表文章者,按校级、院系级和年级分别加3分、2分、1分,被学校采用者,每篇家2分、1分。
第六条 分发挥团支部、学生分会、班团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广泛开展树标兵,学先进活动、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1.团支部、学生分会定期召开干部大会,总结学风建设方面取得成果以及制定新的规划。
2.严格党支部、团支部组织生活,加强监督检查,做好党团员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其在学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3.班团组织召开班会和团会。班会定于每月第二周进行,团会于每月第四周进行。除进行一些日常事务处理外。各年级、各班应有学风建设、素质培养根据不同专业性质,创造有利条件,找准个人存在差距,明确前进方向,制定试于本班、团组织切实可行的措施。对于班团会,系上将安排检查。对到会人数、讨论内容、纪律进行打分。期末将纳入年终评比,对位于前列班级给予表扬,对居末班级进行批评。
以上细则由即日起实施。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