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大纲是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组织教学、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使我校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修订达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制定、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
1、符合培养方案要求、体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原则
课程教学大纲要符合培养方案的要求,应从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角度设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安排等内容;课程整体结构设计应着眼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不断提高大纲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及时更新的原则
课程教学大纲要符合时代要求,应在课程内容更新与拓宽上有所突破,在课程的教学环节安排上有所创新,力求在课程教学中贯穿“知识、能力、创新、发展”的思想,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要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课程教学大纲应当根据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拓展及更新情况、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的改革及更新情况加以修订或更新。
3、结合学生实际,贯彻“少而精,求实效”的原则
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要以必需、够用为度,要突出重点。专业课要加强应用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内容的选择上,应把握住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及特点,注意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4、文字清楚,术语定义准确,写作规范的原则
课程教学大纲力求文字严谨、意义明确扼要、名词术语规范,避免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术语或定义。
5、课程教学大纲由各系(院)组织教研室编写,教研室要安排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教学大纲,教研室集体讨论确定,经系(院)审核批准,报教务处备案后执行。
二、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
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程考核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课程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等部分。
1、课程概述
课程概述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⑴ 课程的性质。要说明本课程在学科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具体属性。课程属性要与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规定相同,即必修课(进一步说明属于公共基础课、学科核心课还是专业课)或选修课(进一步说明属于模块课、专业选修课还是任意选修课)。
⑵ 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明确本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明确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在思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⑶ 课程的适用专业与年级。应指出课程授课对象的专业或专业类别、年级,其中,年级应注明一年级、二年级等,最高为四年级。
⑷ 课程的总学时要求。课程总学时应包括课堂讲授课时、课程实验课时、课堂讨论课时、习题课时等,根据需要,还可以设置课外实践学时。课程总学时数应与培养方案中指导性教学计划一致。
⑸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要指出本课程的预修课程或修读本课程应具备的基础性知识。如果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其他课程相关联,应明确课程间的分工。
2、课程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课程教学大纲中应列出使用的主要教材、参考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名录。
3、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大纲应分章、节、目介绍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要注明章、节的名称和各节的教学内容简介。对于课程安排的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作业、课外实践教学等,应当在课程教学大纲中说明各环节的基本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的。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前面,应当列出各章、节的课时分配表。
4、课程的考核要求
课程教学大纲每一章的后面应列出考核要求,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
三、课程教学大纲的标准格式
参考附件
四、课程教学大纲的管理
1、课程教学大纲由各系(院)组织所属教研室编写,教研室可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教学大纲初稿,由教研室集体讨论定稿。各系(院)应指定专人对教学大纲进行审核,之后报教务处备案。
2、名称相同但课程号不同的课程,其课程属性及授课对象均不相同,学时数也可能不同,要分别编写教学大纲。
3、课程教学大纲属于学校基本教学文件。经审定的课程教学大纲由教务处、各系(院)及所属教研室分级保管。教学单位应严格按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教务处、教学督导员也应按大纲内容组织相关的教学检查和评估活动。
4、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结构应保持相对稳定,同时也要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进行调整和修订。需要对课程教学大纲做调整、修订时,应由开课的教研室提出申请,经所在系(院)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案后方可进行。
5、已经开设的课程均应有课程教学大纲,拟新开设的课程在开课前必须先制订出教学大纲,经系(院)审核并报教务处批准后方可开课。
附件:绵阳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绵阳师范学院
二00六年六月二十三日
绵阳师范学院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 》课程教学大纲(黑体,小3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英文名称: (宋体,5号字)
课程类型: (选修课、必修课、校定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等等)
总 学 时: 讲课学时: 实验学时:
学 分:
适用对象:
先修课程: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黑体,小4号字)
正文为宋体,5号字
二、教学基本要求 (黑体,小4号字)
正文为宋体,5号字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黑体,小4号字)
正文为宋体,5号字(此部分根据具体课程,可以按照章节列出具体内容,也可以根据内容分块)
四、实践环节 (黑体,小4号字)8
正文为宋体,5号字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黑体,小4号字)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
其他
合计
合计
表格居中,表格宽度基本占满版心,行高设为0.8cm(两行文字的设为1.1cm)。
六、考核方式
正文为宋体,5号字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黑体,小4号字)
教 材:《 》,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参考书:《 》,ⅹⅹ编著,ⅹⅹ出版社,年。……
八、说明 (黑体,小4号字)
正文为宋体,5号字。在此部分可做一些补充说明。
大纲制订人:(宋体,5号字)
大纲审定人:
制订日期:
注: (1)页面设置为 纸型:A4;页边距:上3.5cm,下3.2cm,左2.3cm,右2.3cm。
(2)标题、正文的字体及字号严格按照样本要求;标点符号要在全角状态下录入。
(3)正文行间距设为固定值18磅。段前段后间距均设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