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生态林业学院)

school of Life Sciences(school of Ecological Forestry)

站内搜索
站内导航
  • 首 页
  • 学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师资队伍
  • 科学研究
  • 党群之声
  • 人才培养
  • 厚德  博学  笃行  弘毅

    绵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林业学院)

    School of Life Sciences(SCHOOL OF ECOLOGICAL FORESTRY)

    厚德  博学  笃行  弘毅

    绵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林业学院)

    School of Life Sciences(SCHOOL OF ECOLOGICAL FORESTRY)

    厚德  博学  笃行  弘毅

    绵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林业学院)

    School of Life Sciences(SCHOOL OF ECOLOGICAL FORESTRY)

    厚德  博学  笃行  弘毅

    绵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林业学院)

    School of Life Sciences(SCHOOL OF ECOLOGICAL FORESTRY)

    ·校友之窗

    当前位置: 首 页 >> 人才培养 >> 校友之窗 >> 正文

    尼特阿衣
    2025-05-15  |  点击:[]

    【榜样校友】尼特阿衣:将爱与温暖奉献给需要的人

    尼特阿衣

        细流积聚,江海无涯;小爱先行,大爱无疆。

        作为云南省温暖工程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尼特阿衣借助这个平台,筹集6000万慈善资金,帮扶2600余人。她从大山走出,将爱与温暖奉献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

    从小熏陶,与公益结缘

        “从小家里给我灌输的思想就是自己有能力时要尽力地帮助别人,受人恩情时要永远铭记。”曾有沿途乞讨者经过阿衣家,阿衣的父母二话不说就把刚晒好的玉米送给他。这样的事情,阿依的父母做过好几次。久而久之,阿衣以父母为榜样,在心中生出助人为乐的萌芽。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汶川百姓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阿衣在这场灾难中初次体会到公益的力量。

        震后,惊魂未定的学生们一起住在操场上等待救援。当听闻绵阳市体育馆聚集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伤员时,阿衣和几个同学主动站出来:“我们是大学生了,不能干等着别人来救援,应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几位同学打定主意,冒着余震的危险,毅然奔向需要帮助的地方。

        这次经历催发了阿衣投身公益事业的爱心之花。“当时我所感受到的公益是当应急性突发事件发生时,民间可以自行组织救援力量,利用身边有用的资源进行整合,上下动员首先自救,然后再救他人。”

        离开校园后,阿衣不舍离开绵阳师范学院浓厚的育人氛围,于是阿衣选择在职业学校做一名教师。在这里,她遇到许多“问题儿童”,家庭关系破裂,生活贫困等诸多问题缠住了这些孩子前进的步伐。看着这些孩子,阿衣再也坐不住了,她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阿衣与公益事业的缘分越来越深。终于在这一天,她正式投身公益事业,将自己全身心的热情与爱心投入其中。在秦皇岛职业院校当了三年教师的阿衣和团队一起帮助了许多孩子走出困境。

        阿衣团队曾帮助过一个特别的孩子。这个孩子的父亲入狱,母亲改嫁,他和奶奶、妹妹相依为命。他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厨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奶奶和妹妹过上好生活。阿依及团队成员很受感动决定帮助他实现梦想。待这个孩子学成领到第一份实习工资后,他拿出1000块钱给远在边境的奶奶买了智能手机,拿出300块给妹妹当生活费,最后存了500块钱。阿衣打趣他,是不是开始准备存娶媳妇的钱。这个半大的孩子却一字一句地说:“我想存钱给村里安路灯。”

    这个孩子的老家接电用电很不方便,他就想买几盏太阳能路灯。他说,村口没有路灯,下雨天时,天太黑了,村里的老人小孩经常滑倒。有了路灯,大家晚上出行就方便多了。一盏太阳能路灯大约200块钱,他想着存上三个月就能买几个太阳能路灯,够用了。一个被他人善良支撑成长起来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珍惜善良。阿衣被被这个孩子的言行深深的感动着,愈发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是有意义的。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阿衣默默念着,脚步愈加坚定。

        帮助一个人是修行,帮助一群人是善行。2014年,阿衣进入由中共云南统战部主管的3A级慈善组织——云南省温暖工程慈善基金会工作。借助这个平台,阿衣筹集6000万慈善资金,帮扶2600余人。2023年,全国妇联授予阿衣“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作为一名来自边远农村少数民族的女生,一路走来十分不易,这次获奖是对她工作的肯定,阿衣十分重视这次表彰。

        “‘巾帼建功标兵’给我更多的是一份使命和责任。我是在他人的托举下长大的人,如今有了力量就要去帮助更多的人。”阿衣握紧双拳,斗志昂扬。

    终身学习,才能勇敢面对任何挑战

        “幸好绵师收留了我,才没有失去读大学的机会。”高考前夕,阿衣偶然听见父母谈起自己读书的事,家里子女多,就算考上大学也拿不出学费。这让阿衣慌了神,原本成绩中上的她发挥失常,最终忐忑地报考了绵阳师范学院。

        绵师没有辜负她的坚持,扶着她的臂膀,予她知识的力量,予她品德的星光,让她成长为如今这般将整颗心奉献给社会公益的前行者。

        阿衣最骄傲的就是当人们谈到职业教育领域帮扶工作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阿衣说,一旦使命担在身上,就应该更加努力,方能帮助更多的人。毕业多年的阿衣报考了2023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已被录取。

    “终身学习,才能勇敢面对任何挑战。向别人学习丰富自己,永远以谦卑的心态去做事情。”阿衣微笑着向我们谈起她成功的小秘诀。

        阿衣做事情目标明确,重在执行。阿衣的学习、工作很忙,还要带小孩,因此时间的合理安排对她来说尤为重要。阿衣每天早上5:30起床,趁着孩子还在睡觉,抓紧时间读书一小时。孩子起床后,就要紧锣密鼓的给孩子穿衣做饭送孩子去学校,之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午休半小时也被阿衣全部转为学习时间,下午继续工作,晚上哄孩子睡觉后抓紧时间继续看书。阿衣每天都很忙,但特别充实。

        跃动的笔尖没有停下书写阿衣的故事,她的未来还有无数可能性。“不管我们成为大树或者小草,我们都要享受我们的生命,然后贡献我们所能贡献的东西。”阿衣微笑着鼓励我们。对阿衣而言,从最微小的事情开始做起,只要能为社会进步作出一点点贡献,都是为人民服务。尽自己的能力,在自己能力允许范围内,多做一些善事就是为社会做贡献。这就是我们每一个新时代青年应当具有的品德。

        人物介绍:尼特阿衣,女,彝族,中共党员,绵阳师范学院城乡建设与规划学院2006级1班园林专业,现任云南省温暖工程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昆明中华业余学校校长。在校期间担任“学院团总支副书记”。获得国家级奖项“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华职业教育社二十五周年“温暖工程优秀项目责任人奖”。2023年考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版权所有:绵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态林业学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 | 电话:0816-2579941 | 传真:0816-2579941 | 邮箱:mszxst@163.com